您好,欢迎访问中欧体育官网!
10年专注环保设备研发制造 环保设备系统设计\制作\安装一条龙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400-123-4567
当前位置: 中欧体育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中欧体育环保立体声丨四川生态环境厅召开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

作者:admin 时间:2024-06-17 23:09:24 点击:

  中欧体育近日,四川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四川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有关情况。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银昌作情况通报,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副处长王睿,省卫健委综合监管处副处长邓晓玲,生态环境厅固体处处长于伟安,省固管中心副主任毕朝文出席并回答媒体提问。

  来自中央、省、市共18家新闻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省经信厅、教育厅、科技厅等8个厅局的代表以及生态环境厅15个相关处室、直属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发布会。生态环境厅宣教政研处处长、宣教中心主任曹小佳主持发布会。

  欢迎参加生态环境厅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主题是通报我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有关情况,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省发改委、省卫健委一起参加。

  大家都知道,危险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和易燃性等,一旦管理不善或处置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时危害人体健康。由于危险废物带来的严重污染和潜在的严重影响,公众对危险废物问题日益关注,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大家对涉疫医疗废物的处置就非常关心。近期成都市郫都区发生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后,涉疫医疗废物产生量大量增加,处置也备受关注,守护好涉疫医废处置防线已成为生态环境部门必须坚决扛起的政治责任。今天中欧体育,我们的发布会还会就有关情况作通报。

  下面,我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银昌先生,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副处长王睿先生,省卫健委综合监管处副处长邓晓玲女士,生态环境厅固体处处长于伟安先生,省固管中心副主任毕朝文先生。另外,我们还邀请了省经信厅、教育厅、科技厅等8个厅局的代表以及生态环境厅15个相关处室、直属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中央、省级和市级新闻媒体共18家。

  首先,有请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李银昌先生通报我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有关情况,以及近期涉疫医疗废物处置相关情况。

  欢迎参加四川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关心、支持。今天把大家请来,主要是通报全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有关情况。

  大家都知道,近期成都市郫都区发生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后,全省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因此,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近期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疫情发生后,生态环境厅先后召开党组会、视频会,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迅速进入战时状态,联合相关部门紧急印发了加强医疗废水、医疗废物环境监管的通知。同时,组织3个专家组分别赴成都医废处置中心、定点医疗机构和隔离点进行指导,坚决守好医疗废物处置和环境监管防线。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成都市共接收处置医疗废物2.4万吨,包括涉疫情医疗废物2392吨,做到了“日产日销、即收即销”,确保不发生“二次污染”。目前,成都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负荷率为75%,能够满足疫情医疗废物处置需要。

  我省危险废物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产生量逐年增加,2019年全省产生量约390万吨,同比增长8.3%,位居全国第六位,产生类别涉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6大类中的40种,如我们常见的医疗废物、废铅蓄电池、废线路板等,都属于危险废物。近年来,为加强我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我们重点围绕“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以下简称“三个能力”)”,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12项工作。

  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重点开展了四项工作:一是重点做好疫情医疗废物监管。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建立健全疫情医疗废物全过程监管机制,实现医疗废物和社会源废弃口罩全过程监管。制定“释放现有处置设施能力、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协同处置、跨区域联合处置、启用危废设施备用处置”等保障措施,提升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解决部分市(州)医废处置高负荷和超负荷问题。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共收集处置医疗废物6.1万吨,涉疫情医疗废物3405吨,做到了“应收尽收,应处尽处”。二是依法开展危险废物行政许可审批。今年以来,为25家企业核发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办理危险废物跨省转移741批次,约60万吨。三是完成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为31家企业核发废铅蓄电池收集经营许可证,设置收集网点222个,核准收集经营规模70.2万吨/年,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和社会源废铅蓄电池收集转运难等问题。四是开展省际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合作。与重庆等周边6省市签订了危险废物联防联控监管合作协议,建立了“五大”协作机制。在全国率先与重庆等4省市建立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打通了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的“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已通过“白名单”快捷办理跨省转移废铅蓄电池4.7万吨,是2019年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总量的2倍。

  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重点开展了四项工作:一是完成危废处置规划中期调整。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危废和医废处置设施布局,今年12月4日,经省政府同意印发了《四川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2年)中期调整方案》(以下简称《中期调整方案》),在全省规划了19个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5个协同处置项目,43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规划调整13个危废集中处置项目,新增10个医废处置项目。二是加快推进规划项目建设。将危废规划项目建设纳入生态环境环保督察,实施“月调度,季通报”,下达督办函10件,专项督办4次,现场督导100人(次),强力推动规划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5个,协同处置项目3个,医疗废物处置项目25个。三是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全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分别达到70.32万吨/年、11.61万吨/年。相较2017年(规划基准年),新增危险废物处置能力60.96万吨/年,增幅651%;新增医疗废物处置能力6.59万吨/年,增幅131%。四是利用能力全面提升。全省现有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企业44家,综合利用能力223.57万吨/年,较2017年新增139.46万吨/年,增幅约166%。

  提升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范能力。重点开展了四项工作:一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完成《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修订)》立法调研,并纳入明年省政府立法计划;牵头制定了《关于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二是持续推进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在2019年工作基础上,印发了《四川省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对化工园区、重点行业企业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实施“六查”,力争用三年的时间,总体解决危险废物突出环境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环境风险隐患。目前,全省共排查企业960家,排查问题1073个,正在有序整治。省级完成了12个市(州)、60家企业抽查,发现的200余个问题已按程序移交属地督促整改落实。三是开展危险废物环境应急演练。依托“天府行动-2020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模拟危险废物泄漏事故,开展联合应急处置,着重锤炼省、市、县三级部门生态环境应急队伍,切实提升危险废物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四是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今年6月-10月,联合公安厅等5个厅局开展了严厉打击涉废铅蓄电池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联合省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省共查获废铅蓄电池违法犯罪案件21起,涉及205吨废铅蓄电池;查处各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141起,处罚金额229万余元,移交公安机关4起,抓捕犯罪嫌疑人7人。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工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明确要求“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的短板”。2月23日,清华书记主持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要求“切实做好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工作”。2019年10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提升危险废物“三个能力”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生态环境部文件要求,全面加强四川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今年11月30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指导意见》。该意见出台,对压实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破解社会源和中小企业危险废物收集难题,建立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体系,消除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意见》紧密围绕危险废物 “三个能力”建设来谋篇布局,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指导意见》共5部分19条内容。一是明确总体要求。到2022年底,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达到108万吨/年,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达到48万吨/年,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达到210万吨/年;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达到15万吨/年;废铅蓄电池规范收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90%。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技术先进、能力充足、收集全覆盖的危险废物收转运体系和利用处置体系。二是细化工作任务。明确了13条工作任务,通过动态建立重点监管源清单、严格项目审查审批、健全收集体系、提升信息化管理、优化处置设施布局、推进项目建设、健全联防联控联治和环境应急处置机制、开展化工园区、历史遗留问题排查整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等多项举措,全面提升危险废物“三个能力”。三是落实保障措施。综合采取强化目标考核、建立差别化价格体系、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完善行业技术规范和“专家智库”、加强宣传教育等具体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实中欧体育、落地、见效。

  按照国家部署及全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安排,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5项工作:一是全力做好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监管。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要求,继续抓紧抓实抓细疫情医疗废物处置和环境监管,加强分析研判中欧体育,强化监督指导,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严防因医疗废物处置不当引发疫情扩散。二是推进《指导意见》实施。落实省政府工作要求,分解重点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有效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扎实推进指导意见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见效。三是强力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多措并举,强力推进规划项目建设,到2022年底,新建14个危废项目,新增危废处置能力86万吨/年;新建18个医废项目,新增医废处置能力3万吨/年。四是完善地方法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修订)》立法,制定出台危险废物鉴别、集中收集、利用处置等相关政策和规范,夯实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工作基础。五是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以废酸、废铅蓄电池、废矿物油等危险废物为重点,持续推进危险废物联合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再次感谢大家长期关注、支持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您们的关心支持下,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四川贡献。

  刚才,李银昌先生为大家介绍了我省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三个能力”建设情况,以及涉疫医疗废物处置有关情况。那么,下面我们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是来自哪家媒体。

  新华网:为做好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监管,我们建设了医疗废物在线监管平台,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监管平台吗?有哪些优势,目前进展如何?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深化“互联网+监管”,提升监管效能,逐步实现医疗废物全程、动态、智能、精准监管目标,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于2018年建成了四川省医疗废物在线监管平台并投入使用。

  医疗废物在线监管平台是应用物联网技术对医疗废物的收集、院内转运进行远程监控,通过终端设备采集监测数据,由传感器实时发送平台,并设定预警规则进行实时预警。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医废收集、入库、出库时通过扫码、蓝牙称重将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和院内运转信息实时采集到在线监管平台,平台根据设定的产出医废、交接信息不全、出入库数量、重量等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医疗机构管理部门及政府监管部门根据预警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并可通过监管平台对采集的医疗废物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全面掌握本机构或辖区内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产生、管理情况。

  医疗废物在线监管平台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按照统一分类实时收集数据,数据采集更加精准规范;二是通过唯一识别条码实现对每个最小包装医疗废物的回溯查询,防范遗失风险;三是减少院内交接人工操作环节,降低医疗废物院内二次污染风险。

  截至2020年12月11日,我省医疗废物在线监管平台共接入医疗机构1049家,其中三级医疗机构237家,已实现全覆盖; 二级医疗机构636家,接入率82.9%;其他医疗机构176家。

  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推进医疗机构接入工作,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接入,同时加强与环保部门沟通协作,推进医疗废物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实现部门联合、全流程监管。

  四川经济日报:审批危险废弃物处置项目应具备什么条件?中央预算内资金对该类项目有支持吗?

  按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要求,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物处理项目由市(州)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按照省级批准的专项规划核准。因此,项目应符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2年)中期调整方案》,发展改革部门将按照《目录》要求,对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的收储运、综合利用以及集中处置项目进行核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编报污染治理和资源利用专项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草案的通知》要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补缺口项目、现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扩能提质项目、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应急备用能力建设项目和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建设项目;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补缺口项目,强化园区和产业基地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能力建设可以申报该专项。

  成都日报:针对提升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方面,我省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显著提升,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要求,我厅加强省直部门间、跨区域协作联动,通过“联合部署、联合行动、联合督办” 等措施,合力推进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联合出台行业监管文件。分别联合农业、教育、商务、交通、卫健等部门就农药包装废弃物、实验室废物、机动车维修拆解废物、废线路板、医疗机构污泥和钻井油基岩屑等重点危险废物出台监管文件或技术指南,指导相关行业部门加强危险废物监管。二是联合推进隐患排查整治。会同应急管理部门开展危险化学品领域环境风险防范专项整治,全省共发现问题786个,全部完成整改。针对我省宜宾北方红光公司长期堆存二硝基甲苯浮药的问题,我厅联合应急厅多次现场督导,指导企业科学安全处置,及时消除了环境风险隐患。截止目前,该企业暂存的近1600吨“硝基浮药”已全部完成应急处置,全程未出现突发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事件。三是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在废铅蓄电池专项行动中,联合公安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等部门,在收集线索、调阅大数据等周密部署基础上,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方式,对绵阳市、遂宁市、凉山州等地开展专项抽查。今年,联合公安厅、人民检察院挂牌督办危险废物案件1件。

  一是签订省际监管合作协议。2019年,与重庆、陕西、甘肃、贵州、云南、西藏等6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江、黄河上游省际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快审快复、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应急处置和沟通协商等合作机制。同时,创新执法手段,加强省际联系,今年自贡、绵阳等市加强与重庆市、河南省等联动协作,分别联合查处14吨、27.21吨废铅蓄电池非法跨省案件。二是建立“白名单”合作机制。今年4月,与重庆市建立危险废物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将3类危险废物、7家经营单位纳入“白名单”,优化简化跨省转移审批程序,进一步畅通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绿色通道”,审批时间由原来的一个月缩短至一周,审批效率提升,转移量是去年2倍。今年11月,全国长江流域尾矿库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暨危险废物联防联控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在生态环境部领导和兄弟省的见证下,我们又与贵州和云南签订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合作协议,建立具有西部特色的云贵川渝“白名单”机制。三是共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两地产业互补优势,开展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共建共享、专家团队共建、危险废物鉴别机构互认、固体废物规范和标准共享,推进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处技术科研攻关,加强危险废物联合执法。

  华西都市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我省采取哪些措施?特别是近期成都新增确诊病例后,全市不断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增强消杀工作,医废处理能力能否满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今年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上下“一盘棋”,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强化联动,全力做好疫情医疗废物处置和环境监管工作。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定期调度,加强分析研判。建立日调度机制,及时掌握各地医疗废物(包括涉疫情医疗废物)、废弃社会源口罩的收集处置以及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运行情况,对负荷高的地区及时预警。

  二是强化联防联控,凝聚监管合力。会同卫健、交通、住建等部门,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印发加强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全过程监管文件,明确疫情医疗废物和社会源废弃口罩应急处置程序和技术要求,规范疫情医疗废物全过程监管,形成联防联控监管合力。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处置能力。按照“因地制宜、风险可控、科学有效、统筹兼顾、协同联动”的原则,施行“释放现有处置设施能力、借力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跨区域协同处置、启用省级备用设施”有效做法,稳妥化解了巴中、宜宾等地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高负荷运行矛盾。

  四是加强帮扶指导,解决关键难题。印发技术指导分工方案,组织专家对21个市(州)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工作实行分片包干,指导各地科学制定应急预案,解决了达州等地协同处置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确保应急处置措施落实见效。

  五是坚持协调联动,严格环境监管。严格落实医疗废物“专人监管、专袋收集、专车运输、及时处置”的“三专一及时”要求,对全省在运营的11825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100%全覆盖核查,出动执法人员4万余人(次),强化对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处置执法检查,全省没有发生因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置中欧体育、监管不力引发疫情扩散的问题。

  六是健全长效机制,加快补齐处置短板。组织骨干力量对全省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进行再论证、再评估,出台了《指导意见》,规划了《中期调整方案》,规划调整13个危险废物处置项目,新增10个医废处置项目。规划实施后,与规划基准年(2017年)相比,每年新增危险废物处置能力147万吨、医疗废物10万吨,分别提升1570%、194%。

  面对近期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迅即响应、立即部署,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出击,精准发力。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专题视频会,对疫情防控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动员,严格落实医废处置“三专一及时”要求,结合实际,实施分区分类管理。郫都区进一步细化完善疫情医疗废物处置措施、组织开展交叉式巡查检查、加强涉疫医疗废物监管,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高效运行。目前,成都市现有1家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共有4条生产线吨/天。根据最新调度,目前成都市医废处置中心实际处置量约90吨/天,设施运行负荷率约75%,能够满足全市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需要。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生态环境部安排部署,扎实做好疫情医疗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四川日报:请介绍下危险废物规划中期调整总体思路。到2022年底,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达到108万吨/年,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达到15万吨/年。请问为达成这个目标,我省有哪些具体举措和谋划?

  《四川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实施3年来,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中欧体育,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由9.36万吨/年提升到70.32万吨/年,增幅651%,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由5.02万吨/年提升到11.61万吨/年,增幅131%。规划实施过程中,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发现部分规划项目布局不尽合理、个别市(州)医疗废物处置短板突出等问题日益凸现,为此,我们及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整合优化处置设施布局,出台《规划中期调整方案》。重点在5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在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布局方面,以五大区域经济板块为重点,统筹调配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构建“优化配置、五区协同、统筹兼顾、防范风险”的处置体系。例如,在巴中、甘孜、阿坝等产废量较小的地区不再单独规划处置设施,通过区域联动、设施共享实现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二是在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布局方面,以市(州)为中心、重点县(区、市)为节点,整合优化处置设施。同时,依托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有效解决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和医疗废水污泥处置需求。到2022年6月底前,实现每个县(市、区)建成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各市(州)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满足本地实际需求。

  三是在协同处置布局方面,积极推进绵阳、内江、德阳、自贡、广安5个市水泥窑开展油基泥浆、冶炼废渣、工业污泥等危险废物协同处置。目前,绵阳、内江、德阳项目已建成投运,自贡项目正在开展技术审查。

  四是在危险废物利用设施布局方面,建立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信息公开和投资引导性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开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情况,引导社会资本有针对性地投入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为我们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工作达到极致。

  五是在危险废物收集体系布局方面,继续在全省推进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同时开展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试点,破解小微企业和社会源单位危险废物收集转移难等难题。

  下一步,我们将多措并举,强力推进规划项目建设。一是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规划项目实施计划,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确立年度目标任务,细化推进任务,确保项目建设落实落地。二是压实属地责任。督促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完善调度机制。坚持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制度,加强分析研判,多种形式通报进展情况,对推进缓慢和滞后项目及时进行预警,确保项目有力有序推进。四是加强帮扶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环评、建设中困难和问题,依法依规建立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有效防范与化解处置设施“邻避”问题,加强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发技术指导。五是强化督察督办。把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要内容,加大督导力度,对于未按期完成项目建设,将按有关规定追责问责。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发布会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最后,我代表生态环境厅宣教部门由衷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出席此次发布会,也感谢省发改委、省卫健委等省直部门领导到场支持。鉴于目前成都市的疫情防控形势,请大家都要做好个人防护,既要戴好口罩,同时也要规范处置好废弃口罩,请媒体朋友们也帮忙呼吁广大公众规范投放废弃口罩到专门回收容器,便于政府部门规范无害化处置,阻断二次传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疫情之下,祝大家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原标题:《环保立体声丨四川生态环境厅召开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